作者:胡乔木传记编写组
出版社:当代中国出版社
出版日期:2015年1月1日
【图书简介】
胡乔木传记编写组是经中央领导同志批准成立的。组长为中共中央书记处原书记邓力?#28023;?#21103;组长为著名党史、国史专家、中央?#21335;?#30740;究室原副主任金冲及,著名党史、国史专家、当代中国史研究原副所长程中原。
《胡乔木传(套装上下册)》是按照胡乔木的生平经历,?#27835;?#20845;个单元:一、青少年时代;二、从?#24433;?#21040;北京;三、五六十年代;四、“文革”中;五、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;六、十二大以后到逝世。
《胡乔木传(套装上下册)?#26041;?#20026;客观、详实地记述了胡乔木的一生经历和贡献。
【目录】
第一章 少年时代
家世与童年
扬州中学六年
倾心社会主义
第二章 人党前后
在清华加入共青团
?#31383;?#27665;众夜校
主编《工农兵小报》
再被列入侦缉黑名单
来自?#30333;蟆?#20542;领导的打击
避难盐城加入共产党
主编《海霞》
脱险
第三章 从杭州翻上海
转入浙江大学外?#21335;?nbsp;
在浙大的诗文和革命活动
浙大学潮中的闯将
逃离杭州到上海
担任文总党团书记
江苏省临委的成立及其后的工作
与鲁迅相呼应
暂避培明女中
离开教职后的写作与活动
第四章 到?#24433;?nbsp;
从上海到?#24433;?nbsp;
主持安吴青训班的教学工作
担任中央青委宣传部长
主编《中国青年》
参加?#24433;?#30340;文化活动
第五章 到毛泽东身边工作
担任毛泽东秘书
参加?#24433;?#25991;艺座谈会和整理、宣传毛泽东的讲话
参加总学委的工作
主编《中等国文》课本
参与起草《关于若干历史问题?#26408;?#35758;》
第六章 重庆?#27010;?#30340;前前后后
跟随毛泽东赴重庆
留在重庆贯彻?#24433;?#25991;艺座谈会精神
返回?#24433;?#20197;后
第七章 转战陕北的日日夜夜
转战陕北之前
奉命回到毛泽东身边
跟随毛泽东转战
第八章 在西柏坡
从杨家?#26723;?#35199;柏坡
担任新华社总编辑和中宣部副部长
列席中共七届二中全会
由西柏坡进北平
第九章 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
伴随炮声的檄文与捷报
参与筹备新政协
参与起草共同纲领
出席新政协
参加开国大典
第十章 领导新闻工作
召开全国报纸经理会议
召开全国新闻工作会议
毛泽东以胡乔木名义撰写?#20826;?#33406;奇逊的谈话
把《人民日报》办成名副其实的党中央机关报
第十一章 紧张繁重的宣传理论工作
参与编辑《毛泽东选集》
用笔参加抗美援朝战争
胃切除手术之后
撰写、发表《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》
超负荷的工作
第十二章 关注语言文字工作
从起草《文电指示》到组织编写、发表《语法修辞讲话》
倡导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试验
指导文?#25351;?#38761;和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
第十三章 参与起草宪法和重要文件
参与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
参与起草总路线宣传提纲等重要文件
第十四章 指导《人民日报》改版
改版的缘由与准备
作改版动员报告
对改进人民日报编辑工作?#26408;?#20307;指导意见
修改改版报告和撰写改版社论
改版取得成功
第十五章 八大前后
参与起草八大文件
出席八大会议并参与起草八大政治报告?#26408;?#35758;
作八大基本精神报告
第十六章 参与国际领域的斗争
参加中央关于苏共二十大问题的讨论和处理
参加中共代表团赴苏调解波匈?#24405;?nbsp;
参加起草《再论无产?#20934;?#19987;政的历史经验》
参加1957年莫斯科会议前后的工作
撰写和修改揭露美国侵略的社论
撰写社论《美国赶快悬崖?#31456;懟?nbsp;
撰写论文《西藏的革命和尼?#31456;?#30340;哲学》
1960年莫斯科会议前后的紧张工作
第十七章 在曲折的探索中
按毛泽东意见改进双百方针的宣传贯彻
从整风运动到?#20174;?#27966;斗争
在大跃进“热潮”中
参与?#21202;白蟆?#30340;错误
在庐山会议上
带队进行湖南调查
参与调整农村人民公社政策
第十八章 在长期休养中
疗养中的工作
谈《中国文学史》的编写
杭州感事
词十六首的创作
“诗词二十六首”的创作
指导对白求恩的宣传
第十九章 在“文革”风暴中
?#25509;?#27442;来
毛泽东的叮嘱和安排
邪火烧身
“一月风暴”前后被揪斗
第二十章 “冷藏”
毛泽东未能谋面的造访
背靠背的专案审查
向毛泽东求助
在软禁中
一次没有完成的“?#36739;鍘?nbsp;
第二十一章 邓小平领导整顿的得力助手
出席围庆?#20889;?#20250;
主持国务院政治研究室
编辑《毛泽东选集》第五卷
推动文艺调整
不一样的评?#31471;?#27986;》
代管学部
主?#20013;?#25913;《工业二十条》和科学院《汇报提纲》
组织撰写《论总纲》
第二十二章 再次挨整与复出
转信引起大变故
在巨大的压力下
粉碎“四人帮”后的委屈
邓小平的评价
第二十三章 再?#32963;?#20986;之后
主?#20013;?#29256;《鲁迅全集》注释
再次充当邓小平的助手
主持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文章的写作
审改推倒“两个估计”的文章
第二十四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首任院长
搭建院所两级领导班子
适时转移工作重点
让社科院做党和国家的得力助手
主持编纂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和倡议编辑《当代中国?#21453;?#20070;
告别社会科学院
第二十五章 在思想解放运动中
两个重大经济理论问题的拨乱反正
协助邓小平起草四篇重要讲话
一个重要报告:《科学态度和革命文风》
一篇重要发言:《按?#31449;?#27982;规律办事》
一个重要举措:调《于无声处》剧组晋京演出
阐述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大意义
第二十六章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
协助邓小平起草主题报告
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三次发言
修改关于加快农业发?#27807;木?#23450;草案
起草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
重新进入中央委员会
第二十七章 理论工作务虚会前后
理论务虚会的由来
对几个重大理论问题的重新?#25945;?nbsp;
错误思潮的泛滥和理论务虚会上出现的一些偏差
协助邓小平起草《坚持?#21335;?#22522;本原则》的重要讲话
为坚持?#21335;?#22522;本原则而奋斗
第二十八章 第二个历史决议的起草
负责起草国庆三十周年大会讲话
?#37038;?#21382;史决议的起草任务和初步设想
为写好历史决议呕心沥血
四千人大讨论和十八条修改设想
历史决议的起草与几个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
对历史决议的反复修改
参加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讨论
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历史决议
第二十九章 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之后
参加修?#21335;?#27861;
为中央起草文件
心忧天下
第三十章 积极参与反对资产?#20934;?#33258;由化
从批?#23567;?#33510;恋》到思想?#36739;?#38382;题座谈会
批评党性和人民性问题上的错误观点
批评王若望宣扬资产?#20934;?#33258;由化的言行
对周扬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学术报告的批评
协助邓小平起草在十二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
关于异化和精神污染问题的发言
反对精神污染?#26408;?#36807;
发表《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》
对反对精神污染的不同评价
第三十一章 十二大前后
参与主持党章修改
负责起草十二大报告
当选中央政治?#27835;?#21592;
对十二大精神的宣传
指导修改共青团中央的工作报告
第三十二章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
组织学习和宣传《邓小平文选》
用抗日战争史教育干部群众
推动高等院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改革
指导职工读书活动和干部理论教育
重视在大学生和先进青年中吸收党员
第三十三章 诸多领域的贡献
为党的?#21335;?#32534;辑工作倾注心血
指导党史研究
对文?#25351;?#38761;和文学艺术工作的意见
诗歌创作的新丰收
第三十四章 十二届二中全会后的文件起草工作
起草?#31471;?#24819;工作决定》
参与起草《经济体制改革决定》
起草邓小平在国庆三十五周年庆祝典礼上的讲话
第三十五章 十二届六中全会前后
休养期间的调研
在十二届六中全会上的长篇发言
在处理1986年冬学生闹事的过程中
协助进行思想文化?#36739;?#19978;的整顿与建设
第三十六章 赴美国讲学
应邀访美?#26408;?#36807;
为赴美讲学作准备
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讲演和学术交流
在密歇根大学的学术讲演和学术交流
在华盛顿和纽约的活动
第三十七章 “八九”风波前后
推进中美学术交流和开展?#23433;?#20805;外交”
为邓小平做的最后一件事
同美国记者的谈话
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研工作提上日程
关于加强党史工作的意见
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
第三十八章 最后的岁月
撰写《回忆毛泽东》
总结中国共产党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
为《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》修改定稿并写《题记》
编辑《胡乔木文集》
病榻上?#26408;?#21809;
修订再版《人比月光更美丽》
与世长辞
胡乔木生平大事年表(1912-1992)
后记
[目录]
第一章 少年时代
家世与童年
扬州中学六年
倾心社会主义
第二章 人党前后
在清华加入共青团
?#31383;?#27665;众夜校
主编《工农兵小报》
再被列入侦缉黑名单
来自?#30333;蟆?#20542;领导的打击
避难盐城加入共产党
主编《海霞》
脱险
第三章 从杭州翻上海
转入浙江大学外?#21335;?nbsp;
在浙大的诗文和革命活动
浙大学潮中的闯将
逃离杭州到上海
担任文总党团书记
江苏省临委的成立及其后的工作
与鲁迅相呼应
暂避培明女中
离开教职后的写作与活动
第四章 到?#24433;?nbsp;
从上海到?#24433;?nbsp;
主持安吴青训班的教学工作
担任中央青委宣传部长
主编《中国青年》
参加?#24433;?#30340;文化活动
第五章 到毛泽东身边工作
担任毛泽东秘书
参加?#24433;?#25991;艺座谈会和整理、宣传毛泽东的讲话
参加总学委的工作
主编《中等国文》课本
参与起草《关于若干历史问题?#26408;?#35758;》
第六章 重庆?#27010;?#30340;前前后后
跟随毛泽东赴重庆
留在重庆贯彻?#24433;?#25991;艺座谈会精神
返回?#24433;?#20197;后
第七章 转战陕北的日日夜夜
转战陕北之前
奉命回到毛泽东身边
跟随毛泽东转战
第八章 在西柏坡
从杨家?#26723;?#35199;柏坡
担任新华社总编辑和中宣部副部长
列席中共七届二中全会
由西柏坡进北平
第九章 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
伴随炮声的檄文与捷报
参与筹备新政协
参与起草共同纲领
出席新政协
参加开国大典
第十章 领导新闻工作
召开全国报纸经理会议
召开全国新闻工作会议
毛泽东以胡乔木名义撰写?#20826;?#33406;奇逊的谈话
把《人民日报》办成名副其实的党中央机关报
第十一章 紧张繁重的宣传理论工作
参与编辑《毛泽东选集》
用笔参加抗美援朝战争
胃切除手术之后
撰写、发表《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》
超负荷的工作
第十二章 关注语言文字工作
从起草《文电指示》到组织编写、发表《语法修辞讲话》
倡导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试验
指导文?#25351;?#38761;和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
第十三章 参与起草宪法和重要文件
参与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
参与起草总路线宣传提纲等重要文件
第十四章 指导《人民日报》改版
改版的缘由与准备
作改版动员报告
对改进人民日报编辑工作?#26408;?#20307;指导意见
修改改版报告和撰写改版社论
改版取得成功
第十五章 八大前后
参与起草八大文件
出席八大会议并参与起草八大政治报告?#26408;?#35758;
作八大基本精神报告
第十六章 参与国际领域的斗争
参加中央关于苏共二十大问题的讨论和处理
参加中共代表团赴苏调解波匈?#24405;?nbsp;
参加起草《再论无产?#20934;?#19987;政的历史经验》
参加1957年莫斯科会议前后的工作
撰写和修改揭露美国侵略的社论
撰写社论《美国赶快悬崖?#31456;懟?nbsp;
撰写论文《西藏的革命和尼?#31456;?#30340;哲学》
1960年莫斯科会议前后的紧张工作
第十七章 在曲折的探索中
按毛泽东意见改进双百方针的宣传贯彻
从整风运动到?#20174;?#27966;斗争
在大跃进“热潮”中
参与?#21202;白蟆?#30340;错误
在庐山会议上
带队进行湖南调查
参与调整农村人民公社政策
第十八章 在长期休养中
疗养中的工作
谈《中国文学史》的编写
杭州感事
词十六首的创作
“诗词二十六首”的创作
指导对白求恩的宣传
第十九章 在“文革”风暴中
?#25509;?#27442;来
毛泽东的叮嘱和安排
邪火烧身
“一月风暴”前后被揪斗
第二十章 “冷藏”
毛泽东未能谋面的造访
背靠背的专案审查
向毛泽东求助
在软禁中
一次没有完成的“?#36739;鍘?nbsp;
第二十一章 邓小平领导整顿的得力助手
出席围庆?#20889;?#20250;
主持国务院政治研究室
编辑《毛泽东选集》第五卷
推动文艺调整
不一样的评?#31471;?#27986;》
代管学部
主?#20013;?#25913;《工业二十条》和科学院《汇报提纲》
组织撰写《论总纲》
第二十二章 再次挨整与复出
转信引起大变故
在巨大的压力下
粉碎“四人帮”后的委屈
邓小平的评价
第二十三章 再?#32963;?#20986;之后
主?#20013;?#29256;《鲁迅全集》注释
再次充当邓小平的助手
主持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文章的写作
审改推倒“两个估计”的文章
第二十四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首任院长
搭建院所两级领导班子
适时转移工作重点
让社科院做党和国家的得力助手
主持编纂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和倡议编辑《当代中国?#21453;?#20070;
告别社会科学院
第二十五章 在思想解放运动中
两个重大经济理论问题的拨乱反正
协助邓小平起草四篇重要讲话
一个重要报告:《科学态度和革命文风》
一篇重要发言:《按?#31449;?#27982;规律办事》
一个重要举措:调《于无声处》剧组晋京演出
阐述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大意义
第二十六章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
协助邓小平起草主题报告
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三次发言
修改关于加快农业发?#27807;木?#23450;草案
起草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
重新进入中央委员会
第二十七章 理论工作务虚会前后
理论务虚会的由来
对几个重大理论问题的重新?#25945;?nbsp;
错误思潮的泛滥和理论务虚会上出现的一些偏差
协助邓小平起草《坚持?#21335;?#22522;本原则》的重要讲话
为坚持?#21335;?#22522;本原则而奋斗
第二十八章 第二个历史决议的起草
负责起草国庆三十周年大会讲话
?#37038;?#21382;史决议的起草任务和初步设想
为写好历史决议呕心沥血
四千人大讨论和十八条修改设想
历史决议的起草与几个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
对历史决议的反复修改
参加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讨论
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历史决议
第二十九章 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之后
参加修?#21335;?#27861;
为中央起草文件
心忧天下
第三十章 积极参与反对资产?#20934;?#33258;由化
从批?#23567;?#33510;恋》到思想?#36739;?#38382;题座谈会
批评党性和人民性问题上的错误观点
批评王若望宣扬资产?#20934;?#33258;由化的言行
对周扬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学术报告的批评
协助邓小平起草在十二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
关于异化和精神污染问题的发言
反对精神污染?#26408;?#36807;
发表《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》
对反对精神污染的不同评价
第三十一章 十二大前后
参与主持党章修改
负责起草十二大报告
当选中央政治?#27835;?#21592;
对十二大精神的宣传
指导修改共青团中央的工作报告
第三十二章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
组织学习和宣传《邓小平文选》
用抗日战争史教育干部群众
推动高等院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改革
指导职工读书活动和干部理论教育
重视在大学生和先进青年中吸收党员
第三十三章 诸多领域的贡献
为党的?#21335;?#32534;辑工作倾注心血
指导党史研究
对文?#25351;?#38761;和文学艺术工作的意见
诗歌创作的新丰收
第三十四章 十二届二中全会后的文件起草工作
起草?#31471;?#24819;工作决定》
参与起草《经济体制改革决定》
起草邓小平在国庆三十五周年庆祝典礼上的讲话
第三十五章 十二届六中全会前后
休养期间的调研
在十二届六中全会上的长篇发言
在处理1986年冬学生闹事的过程中
协助进行思想文化?#36739;?#19978;的整顿与建设
第三十六章 赴美国讲学
应邀访美?#26408;?#36807;
为赴美讲学作准备
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讲演和学术交流
在密歇根大学的学术讲演和学术交流
在华盛顿和纽约的活动
第三十七章 “八九”风波前后
推进中美学术交流和开展?#23433;?#20805;外交”
为邓小平做的最后一件事
同美国记者的谈话
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研工作提上日程
关于加强党史工作的意见
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
第三十八章 最后的岁月
撰写《回忆毛泽东》
总结中国共产党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
为《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》修改定稿并写《题记》
编辑《胡乔木文集》
病榻上?#26408;?#21809;
修订再版《人比月光更美丽》
与世长辞
胡乔木生平大事年表(1912-1992)
后记